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出风面板,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上级调节结构,所述壳体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下级调节结构,所述上级调节结构包括上级伺服电机、上级螺杆、上级滑块、上级调节板和上级光杆,所述壳体的内底壁一侧通过上级伺服电机座与上级伺服电机固定连接。该空调器的出风面板,通过方孔的设置,使该空调器的出风面板具备了方便、快捷的效果,从而起到了操作简单的作用,通过转杆、挡板、马达、主齿轮和从齿轮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马达间接带动挡板转动,进而起到了既可以调节风向也可以便于清洗挡板的作用,达到了提高适用性的目的。
公开号:CN214333025U
申请号:CN202120569671.5U
申请日:2021-03-2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蔡晓霞;胡克章;蔡明东;陈建元;陈元华
申请人:Wuhan Weiya Auto Trim Co ltd;
IPC主号:F24F13-1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调器的出风面板。
[n0002]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挂式空调是一种用于给空间区域(一般为密闭)提供处理空气的机组,它的功能是对该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空调的外形都大同小异,不过,它的控制板布置形式及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功能的设置有多有少。应当熟悉空调器的各种功能及使用,以便正确掌握空调器开机和停机方法。
[n0003] 现有空调器的出风口出风面板大多数采用格栅结构,格栅结构的出风面板因格栅之间间隙较大,使空调出风口较为强劲的出风未经分散即从间隙较大的格栅结构吹出,尤其是吹冷风时,冷风直吹向人体,使人体感不舒适,即使能够通过调整格栅的角度使出风改变吹出的方向,但是角度调节有限,仍然无法避免冷风直吹人的情况出现,所以目前空调器出风面板存在功能单一、适用性较差等缺点。
[n0004]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n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出风面板,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n0006] (二)技术方案
[n0007]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空调器的出风面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上级调节结构,所述壳体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下级调节结构,所述上级调节结构包括上级伺服电机、上级螺杆、上级滑块、上级调节板和上级光杆,所述壳体的内底壁一侧通过上级伺服电机座与上级伺服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上级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上级主动轮固定连接,所述上级主动轮的一侧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上级从动轮,所述上级从动轮的内壁与上级螺杆的外侧面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上级螺杆的两端均与壳体的内侧壁下部活动连接,所述上级螺杆的外侧面与上级滑块滑动连接,所述上级滑块的外侧面一侧与上级调节板固定连接。
[n0008]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部与上级光杆固定连接,所述上级光杆的外侧面与上级调节板活动连接,所述上级调节板和上级滑块的数量均为四个,且等间距分布。
[n0009]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方孔,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方孔相适配,所述通孔的数量共计为四个,且等距分布。
[n0010] 可选的,所述下级调节结构包括下级伺服电机、下级螺杆、下级滑块、下级调节板和下级光杆,所述壳体的内底壁另一侧通过下级伺服电机座与下级伺服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下级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下级主动轮。
[n0011] 可选的,所述下级主动轮的一侧面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有下级从动轮,下级从动轮的内壁与下级螺杆固定连接,所述下级调节结构的内部结构与上级调节结构的内部结构相同,所述下级调节板与上级调节板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若干个上级圆孔和下级圆孔,所述下级圆孔的内径壁上级圆孔小。
[n0012]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一侧通过马达座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的一侧面啮合有从齿轮,所述从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壳体的外侧面开设有与挡板相适配的孔。
[n0013] (三)有益效果
[n00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出风面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n0015] 1、该空调器的出风面板,通过方孔的设置,使该空调器的出风面板具备了方便、快捷的效果,从而起到了操作简单的作用,通过转杆、挡板、马达、主齿轮和从齿轮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马达间接带动挡板转动,进而起到了既可以调节风向也可以便于清洗挡板的作用,达到了提高适用性的目的。
[n0016] 2、该空调器的出风面板,通过上级调节结构和下级调节结构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上级伺服电机间接的带动上级调节板移动,也可以通过下级伺服电机间接的带动下级调节板移动,因上级调节板和下级调节板的圆孔内径不同,进而起到了便于将风进行根据需求进行分散的作用,达到了功能全面的目的。
[n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中:1、壳体;2、上级调节结构;201、上级伺服电机;202、上级螺杆;203、上级滑块;204、上级调节板;3、下级调节结构;301、下级伺服电机;302、下级螺杆;303、下级滑块;304、下级调节板;305、下级光杆;4、上级主动轮;5、上级从动轮;6、隔板;7、放置板;8、马达;9、主齿轮;10、下级主动轮;11、下级从动轮;12、从齿轮;13、转杆;14、挡板。
[n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n0023]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器的出风面板,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上级调节结构2,壳体1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下级调节结构3,下级调节结构3包括下级伺服电机301、下级螺杆302、下级滑块303、下级调节板304和下级光杆305,壳体1的内底壁另一侧通过下级伺服电机座与下级伺服电机301固定连接,下级伺服电机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下级主动轮10,下级主动轮10的一侧面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有下级从动轮11,下级从动轮11的内壁与下级螺杆302固定连接,下级调节结构3的内部结构与上级调节结构2的内部结构相同,下级调节板304与上级调节板204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若干个上级圆孔和下级圆孔,下级圆孔的内径壁上级圆孔小,壳体1的内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7,放置板7的上表面一侧通过马达座固定连接有马达8,马达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齿轮9,主齿轮9的一侧面啮合有从齿轮12,从齿轮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杆13,转杆13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14,壳体1的外侧面开设有与挡板14相适配的孔,上级调节结构2包括上级伺服电机201、上级螺杆202、上级滑块203、上级调节板204和上级光杆,壳体1的内底壁一侧通过上级伺服电机座与上级伺服电机201固定连接,上级伺服电机201的输出端与上级主动轮4固定连接,上级主动轮4的一侧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上级从动轮5,上级从动轮5的内壁与上级螺杆202的外侧面一侧固定连接,上级螺杆202的两端均与壳体1的内侧壁下部活动连接,上级螺杆202的外侧面与上级滑块203滑动连接,上级滑块203的外侧面一侧与上级调节板204固定连接,壳体1的内侧壁上部与上级光杆固定连接,上级光杆的外侧面与上级调节板204活动连接,上级调节板204和上级滑块203的数量均为四个,且等间距分布,壳体1的内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6,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方孔,隔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与方孔相适配,通孔的数量共计为四个,且等距分布。
[n0024] 使用时,使用者将该空调器的出风面板与外面空调相互通过螺柱固定在一起,之后就可以通过启动马达8,马达8的输出端带动主齿轮9转动,主齿轮9带动从齿轮12转动,从齿轮12带动转杆13旋转,转杆13带动挡板14进行360°转动,进而起到了便于调节风向的作用,达到了提高适用性的目的,而且当挡板14的一侧面比较脏时,也可以将其旋转出来,对其进行清理,进而起到了功能全面的作用,达到了提高适用性的目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当使用者感觉空调出风口较为强劲的出风未经分散就直吹向人体,长时间的话会使人体感不舒适,所以这时就可以启动上级伺服电机201,上级伺服电机201的输出端带动上级主动轮4转动,上级主动轮4带动上级从动轮5转动,上级从动轮5带动上级螺杆202转动,上级螺杆202通过上级滑块203带动上级调节板204在上级光杆上向一侧移动,待上级调节板204完全移出方孔后则停止,在此期间使用者再伺服下级伺服电机301,下级伺服电机301的输出端带动下级主动轮10转动,下级主动轮10带动下级从动轮11转动,下级从动轮11带动下级螺杆302转动,下级螺杆302通过下级滑块303带动下级调节板304在下级光杆305上移动,待下级调节板304完全遮挡住方孔时则停止,因下级调节板304上的圆孔壁上级调节板204上的圆孔小,所以可以将风分开的更散,这样就能降低人生病的几率,达到了提高适用性的目的。
[n002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该空调器的出风面板,通过方孔的设置,使该空调器的出风面板具备了方便、快捷的效果,从而起到了操作简单的作用,通过转杆13、挡板14、马达8、主齿轮9和从齿轮12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马达8间接带动挡板14转动,进而起到了既可以调节风向也可以便于清洗挡板14的作用,达到了提高适用性的目的,通过上级调节结构2和下级调节结构3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上级伺服电机201间接的带动上级调节板204移动,也可以通过下级伺服电机301间接的带动下级调节板304移动,因上级调节板204和下级调节板304的圆孔内径不同,进而起到了便于将风进行根据需求进行分散的作用,达到了功能全面的目的。
[n002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空调器的出风面板,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上级调节结构(2),所述壳体(1)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下级调节结构(3),所述上级调节结构(2)包括上级伺服电机(201)、上级螺杆(202)、上级滑块(203)、上级调节板(204)和上级光杆,所述壳体(1)的内底壁一侧通过上级伺服电机座与上级伺服电机(201)固定连接,所述上级伺服电机(201)的输出端与上级主动轮(4)固定连接,所述上级主动轮(4)的一侧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上级从动轮(5),所述上级从动轮(5)的内壁与上级螺杆(202)的外侧面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上级螺杆(202)的两端均与壳体(1)的内侧壁下部活动连接,所述上级螺杆(202)的外侧面与上级滑块(203)滑动连接,所述上级滑块(203)的外侧面一侧与上级调节板(204)固定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器的出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部与上级光杆固定连接,所述上级光杆的外侧面与上级调节板(204)活动连接,所述上级调节板(204)和上级滑块(203)的数量均为四个,且等间距分布。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器的出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6),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方孔,所述隔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方孔相适配,所述通孔的数量共计为四个,且等距分布。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调器的出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级调节结构(3)包括下级伺服电机(301)、下级螺杆(302)、下级滑块(303)、下级调节板(304)和下级光杆(305),所述壳体(1)的内底壁另一侧通过下级伺服电机座与下级伺服电机(301)固定连接,所述下级伺服电机(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下级主动轮(10)。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调器的出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级主动轮(10)的一侧面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有下级从动轮(11),下级从动轮(11)的内壁与下级螺杆(302)固定连接,所述下级调节结构(3)的内部结构与上级调节结构(2)的内部结构相同,所述下级调节板(304)与上级调节板(204)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若干个上级圆孔和下级圆孔,所述下级圆孔的内径壁上级圆孔小。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器的出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7),所述放置板(7)的上表面一侧通过马达座固定连接有马达(8),所述马达(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齿轮(9),所述主齿轮(9)的一侧面啮合有从齿轮(12),所述从齿轮(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杆(13),所述转杆(13)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14),所述壳体(1)的外侧面开设有与挡板(14)相适配的孔。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3975839A|2014-08-13|一种家庭小菜园
CN207501403U|2018-06-15|导风组件及空调设备
CN201589391U|2010-09-22|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CN106949615A|2017-07-14|出风结构、空调器的出风方法和空调器
CN206626777U|2017-11-10|出风结构和空调器
CN214333025U|2021-10-01|一种空调器的出风面板
CN204176762U|2015-02-25|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5841324A|2016-08-10|一种空调面板装置及空调设备
KR200353104Y1|2004-06-22|고 여과효율과 에너지 절감을 위한 내기 및 외기도입식 공기청정환기시스템
CN203731589U|2014-07-23|新风空气净化装置
CN206831802U|2018-01-02|一种噪音收集处理器
KR20050093684A|2005-09-23|고 여과효율과 에너지 절감을 위한 내기 및 외기도입식공기청정환기시스템
CN205351517U|2016-06-29|立式空调
CN209920991U|2020-01-10|一种半隐藏式自动出风口结构
CN206611999U|2017-11-07|一种生态蛋鸡养殖鸡舍
CN206608811U|2017-11-03|一种带有加湿器的台灯
CN205425310U|2016-08-03|一种新型酒店新风物联网控制系统
CN205807646U|2016-12-14|吊顶式新风机组
CN105318434B|2019-02-05|空调室内机
CN109899896B|2021-04-20|新健康空气净化器
CN209706245U|2019-11-29|新健康空气净化器的自动温控系统
CN210702817U|2020-06-09|一种板材加工切割设备
CN214148321U|2021-09-07|一种电器安装结构
CN104019534B|2019-08-13|叶片驱动方法、叶片驱动装置和空调机室内机
CN209318394U|2019-08-30|节能通风柜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569671.5U|CN214333025U|2021-03-20|2021-03-20|一种空调器的出风面板|CN202120569671.5U| CN214333025U|2021-03-20|2021-03-20|一种空调器的出风面板|
[返回顶部]